当前位置
      政协会议 > 委员风采 > 正文
妇女创业就业致富带头人——记通州区政协委员、张家湾镇垡头村金阳食用菌种生产专业合社社长马宝金
发布时间:2013-12-25     信息来源:通州政协

马宝金,是通州区政协妇联界委员,张家湾镇垡头村北京金阳食用菌菌种生产专业合作社社长。

她是一个农村妇女,结婚后她的所有财产只有20元钱,房无一间地无一垄,辛辛苦苦上了一个月的班,工资却只发了几十元钱,要是一直这样下去,她想什么时候才能盖得起新房啊!天生不安分的她并不安于这种生活,当时马宝金便暗暗下定决心,要实现自身价值要自己挣钱、要独立。想着容易做起来难,一没资金,二没技术,干些什么呢?思前想后在1988年夫妻俩干起了小买卖,外出卖菜。每天早出晚归,到卖菜淡季的时候就去捞鱼虫。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凭着她们的坚韧,在大干了3年后, 1991年用自己的汗水成果盖起了5间大瓦房,日子也渐渐好了起来。

穷则思变,她渐渐的体会到了,人没有一技之长是不行的,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搞蘑菇食用菌能致富的消息,她开始到处拜师学艺,查书找资料转行从事了蘑菇种植行业。万事开头难,开始时她没有经验,只能骑着自行车到几十里外的培训学校去学习,还到外省市微生物研究所学习,一学就是三年之久,终于把种蘑菇的技术学到了手,还学会了制作菌棒的技术。

当时由于场地、栽培技术等诸多原因,她只是简单地在自家院子中搭建了一个长10,宽5的小拱棚,棚内使用面积只有20多平方米。从9月份开始,就在这间20平米左右的棚里试着用玉米芯、稻草、麦草,配上尿素拌料发酵,准备装袋接种。由于事先学习了食用菌的种植方法,了解到食用菌在发菌期的管理非常重要,温度湿度对菌丝生长异常关键。在小拱棚中安装了温度湿度计,时刻测量棚内温湿度,注意通风、拉遮光草帘,捡出杂菌,棚内的蘑菇小苗在我的期许下茁壮成长。到了10月中旬掀开草帘的那一刹那,满棚的“小花”让她即欣喜又激动,这就是她近两个月精心照料下收获的果实。 初试的成功给了我不少动力。当年,这个简易的小拱棚产出了3茬品相较好的平菇,扣除先期投入的成本,纯收入高达4000多元。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回报如此丰硕,她们全家都格外高兴。19951996年,她继续在家中试验种植平菇,一方面为了使自己的栽培技术更加成熟,另一方面为了不断积累资金,最后吃到了甜头的她,决定大干一番,于是她找到了村委干部批了块地。1997年,她承包了村东南角一处3亩的闲置地,作为食用菌的种植基地。有了场地和成熟的种植技术,踏踏实实地干起了食用菌的种植。最初由于家里的资金条件有限,只能像滚雪球一样,一年搭建一个大棚,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积累和成熟,食用菌的产量日益增加、品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也逐年增加。一晃十几年过去了,3亩食用菌栽培基地现在年纯收入可达10万元。她家的生活渐渐宽裕起来,村里的邻居、周边村的群众听说后都纷纷向我学习技术。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给更多想通过种植食用菌致富的农户提供服务,2009年,她又找到村委会,在种植基地的邻近处又批了4亩农用地承包下来。食用菌种植规模由原来的3亩地扩大到7亩,追加投资10万余元,又建起了3个日光温室大棚。与此同时,为了减轻菌料在搅拌过程中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拌料、装料的速度,提高菌棒的生产数量,2009年,她又投资10多万元,购买了一台拌料机、更换了一台装料机,在2009年她正式成立了北京金阳食用菌生产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发展的这些年里离不开各级部门领导的支持和帮助,经常给她学习的机会参加各种培训班,使她增长了知识的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就在各级领导的关注下,她在今年4月份成立了农民田间学校,定期举办食用菌培训,在有了田间学校的基础上,又成立了田间学校工作站,并且新建发菌棚10个。

   马宝金个人富了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使更多的姐们增加家庭收入。她在村里举办了蘑菇大棚种植技术培训班,免费培训村里及邻村的下岗待业的姐妹们,将自己的知识和心得毫无保留的交给他们。对于有能力自建大棚的,她会尽可能的抽出时间实地指导他们种植技术,帮助他们处理各种难题,并且积极的帮助他们联系客商,解除他们销路的后顾之忧;对于没有能力自建大棚的,她也会传授知识给他们,让他们能够凭借这一技术在农产品加工等行业找到自己的一份工作,年服务周边农户由原来的不到10家扩到了40多家。

作为通州区政协委员的她能够积极履职,在本职岗位做贡献,她将继续在绿色农作物这条路上探索并竭诚帮助农村姐妹致富。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州区政协 电子邮件:zhxbwmk@bjtzh.gov.cn
技术支持:北京市通州区信息中心 京ICP备 05031679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18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