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通州区政协 > 通州区政协第七届四次会议 > 委员提案摘登
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的提案
发布时间:2025-01-03     信息来源:区政协

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的提案

 北京城市副中心深化落实“3+1”主导功能,大力培育和发展六大重点产业,创新实施“十百千”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建立园区市场化运营机制,持续完善产业生态,推动形成梯度更优、链条更长、融合更深的产业发展态势。

 中小微企业是副中心六大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等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然而,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一直是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小微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进一步优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对于推动副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问题及分析

 截至2024年9月末,区内企业20.43万家,其中国有企业584家、民营及外资20.38万家。小微企业17.72万家,占全部企业总量87%,是区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小微企业融资受整体市场环境影响较大。2020年,新冠疫情全面爆发对小微企业经营产生了重大负面影响。因此,通州区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在2020年达到355亿元高峰后,2021年断崖式下降至234亿元,降幅高达34%。疫情防控期间,小微企业得到重点扶持,2022年融资规模增长至241亿元。疫情全面结束后,市场环境和小微企业经营逐步恢复,2023年小微企业融资大增52亿元,规模达到293亿元。今年以来,市场经济环境充满挑战,中小微企业在寻求融资方面正经历着不小的难关,2024年9月小微企业融资规模虽然较年初增长1亿元,但同比下降近6亿元。因此,亟需进一步剖析中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困难,并找到一条适宜的且多方参与、多方共赢的金融服务体系,为副中心产业转型和发展夯实基础。

 (一)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区内中小微企业众多,但大多处于产业链末端,市场进入门槛低,竞争激烈,融资需求呈现出规模小、频度高、时间急的特点。由于部分中小微企业内部管理粗放、财务制度不完善、对市场及行业认识不足等原因,无法向市场展示自身真实的经营全貌,致使银行机构基于财务和行业数据的分析,难以准确评价其信用和前景。因此,银行为了应对“信息不对称”并控制风险,在给中小微企业发放融资时往往经过多个环节的审查和审批,并要求提供抵质押物或引入担保公司等增信措施,进而导致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情况发生。

 (二)产业集聚发展难题

 产业集聚发展是加快六大重点产业发展的重要机制。产业集聚可以完善产业生态圈,加速知识和技术在区域内的传播,提高企业创新动力,有效发挥规模经济效应,通过分工协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进一步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目前,副中心以重点产业园区为主的产业聚集区发展还处于起势阶段,对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的引领作用还不显著。少数产业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运营和招商服务体系,围绕重点骨干企业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但多数园区仍需进一步摸索适合自身定位的市场化、智能化运营模式。由于各产业园区运营管理相对分散,致使政府统筹督导、管理赋能的难度加大,效果也未达预期。因此,亟需找到赋能园区管理的有效路径,助力园区运营管理、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加快形成畅通高效的产业组织和服务体系,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二、建议

 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和扶持产业链龙头企业发展,可以强化政府引导和“两手牵”桥梁作用,银行机构协作配合,构建“股权投资——龙头培育——线上融资——园区运营”的全链条“融资+全金融”为企服务体系。

 (一)股权投资,政府引导带动全链发展

 参照经开区、海淀区等成熟产业基金,围绕副中心六大产业设立产业引导母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撬动天使基金、风投基金等社会资本参与,形成“政府母基金+直投基金+政策性投资配套”的产业投资基金。银行还可以通过CMBS、REITs、类REITs等资产证券化帮助重点区属国企盘活“三资”(即资源、资产、资金),将存量资产转化为增量资金,作为政府产业引导母基金资金来源,畅通产业扶持路径。

 同时,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明确产业基金招商引资的目标和方向,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引进优质项目和资金,重点投向副中心六大产业,特别是处于成长期、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同时,加大“链式投资”力度,引导产业投资基金投向产业链上下游的关键节点和薄弱环节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圈。

 (二)龙头培育,扶持壮大链主龙头以点带链

 建议政府携手银行逐户走访调研区内重点企业,建立六大产业重点企业和准龙头企业名录库,明确企业的行业地位、发展潜力、创新能力等指标,为银行融资扶持提供依据。一方面,银行推广应用数字供应链融资模式,以准龙头企业为核心企业搭建数字供应链融资特色场景,帮助链上企业解决资金占用、融资增信等问题,缓解核心企业资金压力并保障产业链两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银行可以提供池化融资、应收款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帮助企业将票据、应收账款、发明专利等资产转化为流动性资金,同时通过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等将企业流动性较弱的资产转化为流动资金,并引入信托、保险、理财、二级市场等多样化长期资金,优化资产结构,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线上融资,定制化特色融资生态场景

 建议政府整合区内“经济大脑”决策平台和区内委办局信息共享平台,打造全区统一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政府部门、银行机构、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通过平台,政府可以实现“两手牵”,企业便捷申报融资需求,银行点对点精准对接。

 允许银行对接获取政府平台中企业的纳税、生产、水电、员工人数、上下游交易等经营数据,银行通过大数据梳理,搭建线上标准化特色融资场景(副中心六大产业场景),简化中小微企业贷款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打造便捷直达、便宜易得的线上融资生态。同时,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政府携手银行逐户走访摸排重点企业,形成政府推荐支持企业清单,银行建立专属融资场景,加大定向支持力度。

 (四)园区运营,金融赋能全方位智慧管理

 目前,通州区辖内各产业园区43个,建议具有数字化、智能化服务能力的银行机构为区内产业园定制统一的“智慧园区管理平台”,为园区提供“招、落、管、服”智慧一体化运营管理服务,赋能政府管理、园区产业、入驻企业、企业员工等多端服务,提升园区承载力,打造高水平软硬环境,增强对资金、企业、人才等要素的吸纳能力。并基于统一数据规范,建立全域园区企业画像,为区内企业服务分析决策提供全面可靠的数据支撑,形成畅通高效的产业园区服务体系,打造一流的助企“生态圈”,切实提升招商、留商、育商、兴商能力。

 同时,构建以“运河英才卡”为平台的一体化人才服务体系,集成政策咨询、政务服务、金融商务、文化旅游、生活出行等权益资源,并为提供个人贷款、理财、贵金属、企业贷款等全方位个人金融服务,打造多元文化融合、多维服务集成、多方资源共享的人才综合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州区政协 电子邮件: zhxbwmk@bjtzh.gov.cn
技术支持:北京市通州区大数据中心 京ICP备 200152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2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