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关于加强通州区养老服务工作的提案
提案单位:致公党通州区工委
拟建议承办单位:
签发人:张晓燕
单位公章
2015年 1月 4日
联系人姓名:尚珂
通讯地址:北京物资学院劳动科学与法律学院
电话:13520710066
邮政编码:10110
审查意见:
同意立案。
通州区政协提案委员会
2015年1月21日
区政协领导批示:
区委、区政府领导批示:
问题及分析:
(一)通州区老龄化情况。
在全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国情下,北京市已于上世纪90时年代第一批步入老龄化的城市。作为北京市副中心的通州区也较早进入老龄化阶段。截至2013年底通州区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达18.1万人,占常住人口132.6万人的14%,其中户籍人口14.3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0.6%,每5名户籍人口中就有1名老年人。在未来五年,全区老年人口数量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15年60周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将达到16万人,约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2.4%。通州区的老龄化水平与北京市其他各区县的比较处于中等水平。相比市区的几个区域如海淀区、东城区、西城区等较低,但是较昌平、顺义和延庆等城乡一体的县区却处于较高水平。但是通州区的人口基数非常大,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数目也较大,老龄化发展的速度很快,因此,通州区养老服务在未来有很大的需求,发展养老服务刻不容缓。
(二)通州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不足。
从总体上看,通州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较快,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缺乏总体规划,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机制有待完善。我区目前尚未制定养老服务发展规划,由于社区居家服务发展缺乏统筹规划,致使养老服务发展缺乏整体性、连续性,缺乏发展后劲。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缺少统一的运行管理办法,各部门间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
2、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够完善,服务水平不高。社区养老设施功能不完善、规模小、档次低,利用率不高。服务项目较为单一。除向个别高龄老人送餐及定时监护外,不能提供大多数老年人所需要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心理慰藉等项目。
另外,社区医疗服务站点布局不合理,基础医疗服务能力不足,不能满足老年人日常就医需求。通州区现在定位为北京市城市副中心,教育、卫生、交通资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的因素,而这样一个拥有总人口量132.6万人(常住人口),辖11个乡镇453个农村、社区及4个街道办事处的区域,官方正式登记的三级医院1所;二级卫生院仅有6所,;一级卫生院有18所,其下设的社区卫生站有40多家,社区服务队10多个。基础卫生资源在社区和村镇。通过对这些卫生院的详细了解,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医护人员队伍整体业务水平的不高。具有高级职称和高学历的人员比例十分低,比如高级职称一般不超过10%,大多数都只有5%左右;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更是少之又少,基本不超过5%,有相当一部分甚至没有。
(2)医疗设施相对落后。通州区医院的医疗设施与北京市的一些医院的医疗条件相差甚远,不仅表现在病房、病床这些我们经常可以看得见的设施上,更主要体现在看病使用的医疗器械上。
(3)社区卫生服务站队伍稳定性差。目前,社区医务人员不足是全北京市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工作压力大,风险高,薪酬待遇低,职业发展空间有限导致社区医务人员流失严重。
此外,通过调研发现虽然社区医院医疗水平有限,缺少现代化医疗设施、医护队伍弱、整体医疗水平较低,但是社区医疗资源利用率还是较高的,如此之高的利用率背后的一个更深的问题就是医疗资源紧张,跟不上居民的需求。
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参与度不够。虽然我区现有签约养老服务企业628家,但出于经营利润的考虑和老年产业的不发达,为老年人提供低偿服务的热情并不高,养老服务产业化程度仍较低,服务范围狭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规模化、专业化、连锁化的服务商少之又少,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
建议:
(一) 政府主导,引进社会资本及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医养结合服务水平。
“医养结合”是养老服务的充实和提高,就是重新审视养老服务内容之间的关系,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区别传统的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
政府要将“医养结合”模式放在区域战略统筹发展的高度来规化和实施,发挥其主导作用。应从土地、资金、服务等方面给予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支持,引进社会资本和优质医疗资源,彻底改观通州区医养结合模式空白的现状。
同时,在现有国情之下,医养结合的服务需求是日益增长的也是多元化的,因此不能仅单一强调某一个别主体的作用。老龄问题是整个社会需要面对的问题,在这其中政府部门需要积极调动各方面元素,整合多方服务主体的资源,将政府部门、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多方有机联合起来。
(二)尽快启动整合医疗,以医联体模式提高通州区内基层医疗机构的水平。
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下,为了更好的满足通州区养老医疗服务的需求,整合医疗和协同服务提升区域医疗资源的水平和效率,医联体模式是一个可操作的实践模式。所谓医联体就是让区域内不同医疗机构各司其职、协同服务、充分发挥区域卫生资源整体效能的组织模式和内在运行机制。
在统筹通州区医疗服务资源的特点、医疗服务机构服务效率、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特点的基础上,立足于通州区域医疗资源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借鉴区内外整合医疗资源的经验,从组织方式、组织规模、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让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服务机构回归科学合理的功能定位、建立良好协作关系、实现区域医疗资源整合的路径和方法。
北京市海淀区已对这种模式展开了探索,具体的方式和实施可以借鉴海淀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三)养老服务问题纳入社会网格化管理中。
网格化管理解决了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部分问题,但是对于居家老人,还远远不能满足养老家政服务的需要,提供的服务少,家政服务人员难以寻到合适的人,社区建设中缺少对居家养老人群的细致服务,必须将社区养老服务和机构养老服务纳入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中,提高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实现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智能化。
(四)推进多功能化的养老设施或养老机构建设。
根据调研,社会对于养老机构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特别是,生活还能够自立的老人,他们更需要解决生活中的饮食问题、或者短时间需要有人照顾的一些情况。因此在考虑养老设施建设时,建议在人群较为集中的地方,比如较大的社区中考虑建设多功能的养老机构或养老设施,要将养老机构扩大服务范围,比如在养老机构内实施“小饭桌”和白日照料服务等。这样既方便了老年人多样化选择,又实现养老机构的资源利用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