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关于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促进与津冀两地非公经济交流合作,优化我区产业结构的提案 提案单位:区政协工商联界 拟建议承办单位: 召集人:曹恒永 2015年1月13日 联系人姓名:曹恒永 通讯地址:通州区工商业联合会 电话:13901050786 69542578 邮政编码:101100 审查意见: 同意立案。 通州区政协提案委员会 2015年1月21日 区政协领导批示: 区委、区政府领导批示: 问题及分析: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京津冀三省市主要领导座谈会,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要求要跳出各自的“一亩三分地”,破除现有的利益格局,达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12月10日,区委召开了五届七次区委全委会,会议提出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其中包括“把参与京津冀协调发展作为安排和谋划工作的重要考量因素,留足空间和接口,主动作为,发挥好桥头堡作用”。非公企业作为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以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非公企业的数量逐渐增多。但是,在非公企业发展中,本土具有一定规模的非公经济大多集中在制造业,且“专、精、新”的企业不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第三产业中,批发、零售及餐饮等传统产业居多,现代服务业和新型业态比重较小,与副中心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形势下,一些企业持观望态度,心存顾虑,希望政府能尽快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帮助企业开展对接。一些企业有对接想法,但是对周边地区政策、环境、产业定位等方面情况不了解,担心当地政府工作不规范,服务不到位,影响企业发展。另一些企业虽然已经与周边地区进行对接,建立生产项目,但是一些配套措施跟进进度慢,受政策差异性影响,企业发展阻力很大。 经过调研,我们认为当前要落实区委“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的要求,就需要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加强与津冀两地的交流合作。一方面,对于科技型及符合我区产业发展要求的企业,要加强与津冀合作,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对于传统行业企业和禁止限制企业,要加强引导,制定鼓励措施,逐步帮助其在津冀两地生根发展。 建议: 1、建立区级统筹合作发展的机制。为加强非公企业与京津冀合作交流,建议建立一个区级统筹协调领导机构,由一名副区长牵头,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委、投促局等相关部门组成,领导机构通过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研究破解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问题。 2、进行调查摸底,掌握实际情况。重点了解津冀两地经济发展情况、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交通环境、产业发展趋势、是否符合我区非公企业发展等资料,为引领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向津冀各地转移及合作做好前期准备。 3、加强政策宣传,促进企业合作。及时向企业宣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帮助企业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难得机遇,促进企业向津冀地区发展,推动我区产业转型升级。 4、尽快搭建我区与津冀沟通的联络机制和平台,拉近三方之间的距离。通过与津冀建立联系机制,实现三地产业信息、招商引资信息、优秀企业信息、项目对接等信息互换,为我区企业产业转移发展做好对接。 5、有针对性地分批带领非公企业走进津冀实地考察调研。结合企业实情,分批带领企业前往进行实地考察,让企业对当地实情有直面了解,打消企业因对津冀招商地域不熟悉、政策不了解、经济实情不清楚导致的投资迟疑,为企业与当地搭建交流平台。 6、及时总结经验,解决与津冀合作交流中存在的问题。深入企业调研,总结企业在产业转移中的成功经验,了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难,进一步探讨企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如何更好地配合区域经济调整,实现产业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