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协会议 > 提案信息 > 2016优秀提案 > 党派团体界别提案 > 正文
关于加强区域辐射,提升通州旅游服务管理的提案
发布时间:2016-12-21     信息来源:通州政协

案 由: 关于加强区域辐射,提升通州旅游服务管理的提案

提案单位:九三学社通州区工委

大会提案组拟建议承办单位:区旅游委

                                     

签发人:赵静

  单位公章

  2015年12月20日

联系人姓名:赵静

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陈列馆路537号

电话:69552019

邮政编码:101100

审查意见:

    同意立案。

通州区政协提案委员会

2016年1月7日

区政协领导批示:

区委、区政府领导批示:

问题及分析:

今年,在京津冀一体化、新北京建设、北京环球影视城建设发展形势下,通州区势必造成社会人员和物资流动叠加效应和衍生效应,政府服务管理职能重点也会发生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加强区域辐射提升通州旅游服务管理不仅存在客观需要,也具有现实可行性,结合去年我们《建设通州区旅游集散中心》的调研,今年组织精干调研队伍,实地调研上海、杭州、大理等地的区域性旅游服务区域辐射和带动作用,走访区旅游委等政府部门、旅行社等单位收集一手材料;查阅整理相关文献,完成《加强区域辐射,提升通州旅游服务管理》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通过提案提出加强区域辐射提升通州旅游服务管理的有关建议。

建议:

结合国内旅游集散中心管理经验及发展趋势,通过实地调查、文献研究,认为提升通州旅游服务管理体系,需要站在京津冀协调发展、新北京建设的高度,准确判断北京环球影视城项目建设、信息化建设等因素给通州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影响,驱动市场化和信息化两个动力机制,协调处理突出地方特色和区域辐射的关系,加强行政引导优化跨区域合作机制,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京津冀协调发展”的旅游服务管理体系。

一是加强旅游集散管理,科学控制游客规模。北京政府四套班子东迁通州以后,通州行政保障职能突现;而且,游客规模过大会给旅游带来不便,降低游客本身的旅游体会;同时,加强社会和城市管理,提高城市应急管理能力,也需要科学适度控制游客规模。不断提升通州旅游接待能力,加强旅游集散管理,适度控制游客规模。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提供重点景点门票预约、游客规模查询、旅游节点交通信息等服务,保障游客科学合理安排行程;依托交通、信息、标识设施,构建便捷高效的游客疏导机制,保障游客在区域内高效流动,避免游客低效逗留造成行政保障和社会管理隐患。

二是立足京津冀一体化,加强跨区域合作。基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通州旅游服务设施,坚持“来去便捷、吃住舒适、玩得尽兴、总体便宜”的服务宗旨,构建“节点支撑、环节贯通、网络全覆盖”的旅游服务设施;以京津冀旅游节点为重要支撑,坚持“旅游景点为体、多层次的酒店系统为用”的原则,加强建设星级酒店、便捷酒店、购物休闲场所,提升通州区旅游接待能力;加强区域辐射能力建设,立足辐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打通与周边区县的最后一公里,合理设计发展城际旅游线路,重点加强北京环球影视城项目、北京市政府机关等区域的交通管理,建设覆盖全区域的公共交通网络,建立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建立便捷的信息服务和城市标识体系有序指引客流,构建全面覆盖京津冀协调发展服务网络。

三是立足市场化,构建高效的市场激励机制。基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培育扶持市场主体发展。优化企业服务环境,减少审批环节和手续,培育扶持市场主体和新型旅游业态发展,引导具有先进发展理念和商业盈利模式的企业进入市场,构建“以点带面、全面发展”的企业发展机制;正确处理鼓励创新和落后业态淘汰,维护市场主体的竞争优势。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维护统一有序的市场秩序,完善和健全旅游市场竞争机制,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提升区域经济社会的保障能力,提升通州区的区域支撑功能。发挥市场化基础作用,构建基于通州统领的多极京津冀协调旅游服务平台,打造“平台完善、主体发育、服务京津冀”的旅游服务体系,促进通州跨区域旅游产业发展。

四是立足信息化,加强信息平台和信息终端建设。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基于大数据建设服务平台,提供便捷高效旅游服务环境。引导具有专业特色的大型网络公司和运营平台联合京津冀区域的旅游资源,收集整理区域旅游服务信息,服务通州旅游产业发展,构建基于京津冀协调发展的旅游大数据,共享、整合旅游信息,提供便捷的旅游服务管理。加强信息终端建设,以触摸屏终端、智能手机等高效用户端,便于旅客查询“吃、住、行、游、购、娱乐”等相关信息,提供便捷的旅游信息服务,提高旅游供需匹配度。

五是立足区域文化特色,丰富旅游服务内涵。加强建设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节点,立足旅游节点自然形成的集散中心,建设区域性旅游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城市活体名片,丰富通州区域旅游资源,为旅游服务体系提供重要支撑。发挥北京环球影视城项目的带动作用,发掘区域旅游内涵,建设都市休闲街、现代观光农业、漕运码头遗址等设施和节点,丰富区域旅游文化特色,打造城市旅游名片,丰富旅游内涵延长旅游产业链条。

附件:《关于加强区域合作,提升通州旅游集散管理的

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区域合作,提升通州旅游集散管理的调研报告

九三学社通州工委

今年,在京津冀一体化、新北京建设、北京环球影视城建设发展形势下,通州区势必造成社会人员和物资流动叠加效应和衍生效应,政府服务管理职能重点也会发生一些转变。我们认为加强区域辐射提升通州旅游服务管理不仅存在客观需要,也具有现实可行性;而且也是以旅游集散管理为突破口,作为研究通州新的发展机制等问题的出发点,可以小中见大,分析通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的制约因素,探索一种研究通州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区域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模式。因此,在去年重点调研《关于建设通州旅游集散中心的调研报告》的基础上,九三学社通州工委决定对区域性旅游集散管理问题继续进行重点调研。今年我们组织精干调研队伍,实地调研上海、杭州、大理等区域性旅游服务管理情况,走访相关政府部门、旅行社等单位收集一手材料;同时,查阅整理相关文献,完成《加强区域辐射,提升通州旅游服务管理》调研报告。

一、提升通州旅游服务管理水平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分析

北京环球影视城项目、北京市四套班子搬迁、区域一体化及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共同影响,区域人员流动存在叠加和衍生效应而急剧膨胀的趋势,为区政府职能转变和工作重点提出新要求,加强通州旅游集散管理,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果。

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明确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通州区的作用和地位是我们致力研究的重要问题。发挥区域辐射和带动作用,创新发展通州大旅游不仅有利于形成通州新的支柱产业,促进通州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布局,也有利于突显通州区位优势,优化区域产业生态环境,促进京津冀区域成为国家新的增长极。

2、北京市政府东迁通州,加强行政保障功能的需要。北京市四套班子搬迁通州,提升区域服务能力、保障市政府高效运行将成为通州区政府的主体内容。在通州区域人员流动存在叠加和衍生效应的形势下,科学管理客流为政府工作机制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承接“非首都功能”形势下,存在提升通州承载能力的现实需要。承接区域性生产服务行业、社会公共服务功能、行政事业性服务机构等“非首都功能”,促进通州区文化、社会、环境文明建设,构建包容性经济增长方式,提升通州经济承载能力,建设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是关键;同时,通州旅游安全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等问题,显示通州区社会经济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4、环球影视城等项目建设旅游散客规模急剧增大的需要。北京环球主题公园项目按规划设计将于2019年开园运营,据预测年接待游客超过2000万人次,峰值可达3000万人次;并且,旅游、商务、行政人群叠加效应,衍生效应将以25%的比例导致膨胀,推动相关问题进一步复杂化,科学管理几何级数增长的人流,也为本研究重点解决的问题。

所有这些客观需要对于通州区经济社会管理能力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我们研究加强区域合作,提升通州旅游集散管理等问题的落脚点。

(二)可行性分析

1、信息化发展成果提供了技术支撑。构建通州旅游大数据基础平台,增强信息的安全性、可靠性、可利用性,确保通州旅游信息资源高效利用。智能终端是不可或缺的信息工具,现在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手机等智能终端。而且,只有借助信息化和智能终端的技术,我们才能实现提升旅游集散管理的目标。当前,我国正在实施智慧城市战略,大数据将助推通州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服务管理质量。

2、旅游集散管理运行状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国内百余家旅游集散中心表现出市场化、信息化的明显趋势,也具有提出地方文化特色,实现跨区域发展的特征。国内旅游集散中心成功经验是我们研究提升通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抓手,以旅游集散管理为突破口,深入研究通州经济社会发展机制问题。

二、国内区域旅游集散管理调研及结论

(一)国内旅游集散中心运行现状

目前,国内区域旅游集散管理的主要形式为旅游集散中心约有百余家,经营项目大同小异,辐射范围有大有小,发展状况参差不齐,我们实地调研了上海、杭州等地旅游集散中心。实践证明旅游集散中心不仅构成一个商圈,不仅是一个区域经济动力,也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化建设的制高点,也是一个区域重要的形象标识。

1.上海旅游集散中心

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建于1998年5月,是市旅游局直接管理的城市旅游基础服务功能机构,为旅游者提供自助旅游服务。2005年开通了中心网站,建设“上海一日”旅行社等上海旅游集散中心配套工程,向游客提供全面的旅游信息咨询与服务,详细介绍旅游路线、行程安排、景点特色、文化内涵、促销活动等信息,提供高效快捷的现代化信息服务,发挥旅游交通支持功能、旅游资源整合功能、游客组织功能、节假日黄金周游客分流功能等功能。

2.杭州旅游集散中心

杭州旅游集散中心是2003年政府提议并大力支持建立的新型国有股份制企业,当地最大的国有旅游集团公司作为大股东,市公交公司、旅游客运公司、长途客运公司等3家共同出资入股成立。杭州旅游集散中心由旅游集散场站、旅游客运公司、旅游咨询中心(含96123旅游热线电话)三部分构成;属国有股份制企业性质,承担了政府赋予的散客服务和旅游咨询、旅游投诉管理等公共职能。中心主场站设立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旅游集散中心场站,已经开通本省和周边省市的旅游线路,形成辐射区域的格局。

(二)旅游集散管理的发展趋势

1.向跨区域旅游集散管理演变,提升区域辐射服务能力的趋势。旅游集散中心的路线和产品充分整合区域内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发挥了在市场拓展和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和带动效应,如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发挥集散中心的区域辐射功能,推动了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同时区域内旅游集散中心互联互通,在售票联网、线路组合和相关服务等方面实现对接,如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已成为推动长三角旅游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江浙沪三地旅游合作框架的重要内容。

2.由政府主导转变为政府引导,市场化机制起基础性作用的趋势。政府主导将增加政府财政压力,降低运行效率,给市场主体的发育和市场机制的创新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在跨区域合作中,政府引导又必须的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在产业发展规划、区域空间布局规划等方面引导市场主体按照市场发展客观规律自主运行,尤其是优化城市交通体系、加强城市公共交通等方面,提高政府管理服务质量。

3.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提供综合服务的趋势。信息化服务平台融合发展,实现网上查询申请、订票订房、投诉回访等功能,简化便捷旅客出行。如上海旅游集散中心与区域内多家景点、酒店、旅行社建立了业务关系,游客登录网站即可获取所需资讯,成为民众短途出游的首选。目前,如携程网、途牛网等网上平台,与旅游社、酒店、景点等实体单位实现无缝对接,也实现了跨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为旅游服务和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撑。

4.存在突出地方旅游特色,整合作用日益增强的趋势。地方旅游资源是区域性集散中心的重要支点,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或者集散体系,大都以宣传区域内旅游资源特色为主要内容。如上海旅游集散中心主要突出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旅游资源特色;杭州旅游集散中心主要突出浙江省旅游资源特色;西安旅游集散中心主要突出西北地区旅游资源特色。无一例外,区域性旅游集散管理系统都是直接建立在当地的旅游资源和人文文化发展基础上。旅游集散中心不仅是满足旅游节点人流密集疏散的自然发展结果,作为旅游集散管理的有效支点将长期存在,并且在终端信息服务、散客集中运输等方面发挥日益增强的作用。

(三)国内旅游集散中心存在问题

1.政府主导财政压力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不佳,短期亏损。旅游集散中心成立之初,品牌效应比较差,虽然长时间跨度内能实现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一般短期内连年亏损。杭州市财政拨付启动经费1500万元,每年另拨200万元补贴集散中心。上海、杭州旅游集散中心成立之初经历了连续3年或者更长时间的亏损,政府财政压力较大,影响社会资本的投资信心,政府投资应有的带动作用不佳。

2.政府协同难度大。在某些集散中心自身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例如寻求场站地点、协同放回被扣押的运营车辆、在关键地段设立集散中心的指引牌或广告牌,等等,也需要市政府直接协同解决。例如,杭州旅游集散中心租用的黄龙体育场租期即将到期,根据城市规划需要另觅场地,如何获取大规模运营场地以及降低租用成本都需要主管部门协同。

3.交通问题比较普遍,城市管理效率低。旅游集散中心管理的最大问题是旅游车辆运行与政府交通管理的协同问题,以及集散中心周边人流大、人员构成复杂,治安局面不易控制等问题;车辆多、交通拥堵,旅游大巴受到较大限制,政府多次协同也效果不佳;人流车流叠加,饭店商铺林立,容易形成城市管理难题。

4.旅游网络平台功能亟待完善。目前,国内旅游集散中心基本都开通了旅游网络平台,开展周边游、国内游、境外游、自驾游、班车、酒店和旅游咨询等一系列服务,但是普遍缺乏大数据处理能力,其综合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

三、提升通州旅游服务管理的政策建议

提升通州旅游集散管理要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北京建设的高度,准确判断北京环球影视城等项目建设给通州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影响,驱动区域化和信息化两个动力机制,协同处理突出地方特色和区域辐射的关系,创新通州大旅游发展,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旅游集散管理。

(一)加强旅游集散管理,科学控制游客规模

北京政府四套班子东迁通州以后,通州行政保障职能突现;而且,游客规模过大会给旅游带来不便,降低游客本身的旅游体会;同时,加强社会和城市管理,提高城市应急管理能力,也需要科学适度控制游客规模。

不断提升通州旅游接待能力,加强旅游集散管理,适度控制游客规模。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提供重点景点门票预约、游客规模查询、旅游节点交通信息等服务,保障游客科学合理安排行程;依托交通、信息、标识设施,构建便捷高效的游客疏导机制,保障游客在区域内高效流动,避免游客低效逗留造成行政保障和社会管理隐患。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跨区域合作机制

基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加快通州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坚持“来去便捷、吃住舒适、玩得尽兴、总体便宜”的服务宗旨,构建“节点支撑、环节贯通、网络全覆盖”的旅游服务设施,以京津冀旅游节点为重要支撑,坚持“旅游景点为体、多层次的酒店系统为用”的原则,加强建设星级酒店、便捷酒店、购物休闲场所,提升通州区旅游接待能力。

加强区域辐射能力建设,立足辐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打通与周边区县的最后一公里,合理设计发展城际旅游线路,重点加强北京环球影视城项目、北京市政府机关等区域的交通管理,依托北京东站项目的枢纽作用,以地铁、高铁、城际铁路网络优化城市交通功能,建设覆盖全区域的公共交通网络,建立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建立便捷的信息服务和城市标识体系有序指引客流,构建全面覆盖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网络。

(三)立足市场化,构建高效的市场激励机制。

基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培育扶持市场主体发展。优化企业服务环境,减少审批环节和手续,培育扶持市场主体和新型旅游业态发展,引导具有先进发展理念和商业盈利模式的企业进入市场,构建“以点带面、全面发展”的企业发展机制;正确处理鼓励创新和落后业态淘汰,维护市场主体的竞争优势。

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维护统一有序的市场秩序,完善和健全旅游市场竞争机制,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提升区域经济社会的保障能力,提升通州区的区域支撑功能。发挥市场化基础作用,构建基于通州统领的多极京津冀协同旅游服务平台,打造“平台完善、主体发育、服务京津冀”的旅游服务体系,促进通州跨区域旅游产业发展。

(四)立足信息化,加强信息平台和信息终端建设

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基于大数据建设服务平台,提供便捷高效旅游服务环境。引导具有专业特色的大型网络公司和运营平台联合京津冀区域的旅游资源,收集整理区域旅游服务信息,服务通州旅游产业发展,构建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旅游大数据,共享、整合旅游信息,提供便捷的旅游服务管理。

加强信息终端建设,以触摸屏终端、智能手机等高效用户端,便于旅客查询“吃、住、行、游、购、娱乐”等相关信息,提供便捷的旅游信息服务,提高旅游供需匹配度。

(五)立足区域文化特色,创新发展通州大旅游

丰富旅游内涵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在“长城、故宫、环球影视城”经典北京旅游线路的基础上,发挥北京环球影视城项目的带动作用,加强建设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节点,建设都市休闲街、现代观光农业、漕运码头遗址等,发掘区域旅游内涵,打造城市旅游名片。发挥文化旅游产业区的引领作用,创新旅游产业业态,发展具有“通州味、大运情”的主场演出及文化衍生产业,拓展延长旅游文化产业链条,提升旅游产业附加值,创新发展通州大旅游。

立足旅游节点自然形成的集散中心,完善区域性旅游集散管理机制。倡导智慧旅游、信息旅游等理念,构建通州旅游标识体系,提供信息服务引导客流有序流动。

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政府东迁、北京环球影视城项目等形势,通州旅游集散管理不仅关系到通州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政府行政保障、社会服务和城市管理等方面,需要以区域化、信息化、市场化等科学有效手段不断提高旅游集散管理能力。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州区政协 电子邮件:zhxbwmk@bjtzh.gov.cn
技术支持:北京市通州区信息中心 京ICP备 05031679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18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