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协会议 > 提案信息 > 2021年优秀提案 > 委员提案  > 正文
关于推进城市副中心智慧社区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融合发展的提案
发布时间:2022-11-17     信息来源:区政协

  汪碧刚 

  问题及分析: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社区治理是新时代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社区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探索,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社区治理与智慧社区融合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如今,智慧社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互联网+”的促进下,重新寻找正确定位并接受技术赋能,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快转型升级,积极推动行业发展,发挥平台作用,从而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协调多元化的利益和社会矛盾,最终形成高效的社会治理格局。
  近年来,通州区委、区政府立足城市副中心社会治理新要求,创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与方法,以智慧治理为支撑,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活力和效率。一是建设“城市大脑”。科学设计城市大脑治理板块,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突和各类风险防范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水平,实现城市大脑与社会治理工作有机结合、有效衔接。二是推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积极推进“雪亮工程二期”、“智安小区”、“安居通”、综治信息化平台等智能化应用建设,善于把大数据应用为特征的智能元素融入到基层社会治理各方面,推动相关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开放兼容。三是加快网上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行“最多跑一次”、“马上办、一次办、网上办”等改革和“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等便民举措,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效率和水平,让基层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事、办成事。2020年6月,通州区正式获批第一期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
  通过大量实证调查与深入研究发现,包括城市副中心在内的当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面临三低困境:一是基层社会治理居民参与率低,有效参与率更低;二是党建引领与基层社会治理两张皮,融合度低;三是没有打通数据孤岛,信息化治理水平低。而智慧社区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融合发展是解决上述三低困境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建议:
  一、构建“一核多元、融合共治”社区治理创新体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的各种问题愈发凸显,如何化解这些城市问题成为难题。“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们需着力构建“一核多元、融合共治”城市治理创新体系,从而实现“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想“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我们需在“1+3”一核多元、融合共治的社区治理服务创新模式下,推动物联网全场景社区建设。“1+3”即“一核多元、融合共治”。“1”是指党的领导,“3”为概数,即“多”的意思,是指社会多元力量。“1+3”突出强调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充分调动街道办事处、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管委会、辖区社会单位、社区中介服务组织以及社区居民等多方力量,持续参与社区工作,最终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众参与、凝聚合力、多元共治、跨界联盟”的“一核多元、融合共治”的社区治理创新体系。社区治理的核心是党的领导,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推动党建引领与智慧社区深度融合。党建与治理不能是两张皮,创新、融合是关键,加快城市精细化、精准化、网格化、智能化管理,目标是切实推动社区治理落实到“最后一米”,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
  二、强化全面感知能力与数据融合能力,推动智慧社区建设
  面向智慧社区中多种应用场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人—物—空间交互建模与优化技术、社区视频融合与分析技术、涵盖智慧社区全场景的物联安全可信接入技术、数据索引技术和数据加密技术,并研发社区全场景物联网设备集成化接入管理平台。在这其中,社区全面感知能力与数据融合能力十分关键。通过对于社区行为和日常活动的全面感知,实现精确管理和服务以及管理和服务思想具体落实的绩效评估,突破传统社区智能化仅仅针对智能化设备如智能家居的设计处理理念,从而实现落实“一核多元、融合共治”理念的全面社区感知体系。
  从城市副中心的实际情况出发,智慧社区创新应当突出以下3个重点:一是服务,基层治理应当从“管制型”转为“服务型”,从“网格化管理”转为“网格化服务”,并满足公众个性化需求;二是共享,社区治理不但要体现工具化共享和信息化共享,更重要的是要突出价值共享;三是融合,要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观念、新旧体制之间的融合和公共治理的融合。坚持党建引领,重心下移,立足基层服务,运用大数据,动员居民参与,构建“一核多元、融合共治”社区治理创新体系,推进全面感知、数据融合、文化治理,建设物联网全场景智慧社区,切实推进城市副中心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融合发展
  推进城市副中心智慧社区建设,建议实行“一核多元、融合共治”,推动“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与城市治理大数据运用深度融合,把党的建设渗透到“智慧社区”建设的各方面。开发集“综合服务、数据分析、综合考核、党群议事、问题处置”五大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化平台,与城市管理部门数据共享、叠加融合,打造党组织领导下的全区域覆盖、全天候即时响应、全流程数据分析的智能化治理系统,让群众随时随地“看得见、找得到、叫得应”。
  城市副中心基层社会治理还要坚持“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定”,拓宽居民参事议事渠道,打造党群议事平台。对于居民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问题或重要事项,党员线上亮身份发声引导,党组织线下入户调研摸情况,形成“提出议题、把关筛选、线上讨论、形成项目、推动实施、效果评估”的议事协商完整闭环,实现居民群众议事协商的全程参与和党组织的全程把控。
  第一,要通过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社区基础设施进行优化升级,构建智能化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便捷、更实用的社区服务。充分调动社区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实现资源整合与再开发,以满足人们的家庭生活和公共生活需要为目标,提高社区服务效率、遵循公平原则、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是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与方向,即形成由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建构集商业服务、公共服务、居民参与于一体的复合式服务体系。
  第二,搭建议事协商平台,拓展辖区内各种联谊会、职业协会、同乡会等新型社会组织的利益表达功能,建立街道、社区与居民的协商与利益表达机制,将政府、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居民的多重利益进行充分表达、综合比较并实行开放式讨论。
  第三,搭建街道层面的社区治理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功能定位为凝聚辖区资源、社区治理的融资、人财物等资源优化配置。建立资源平台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与保障措施,建设平台的人才库、资金库(如建立社区基金)、资源库和项目库。将社区需求、公共议题、利益表达进行整合,通过平台进行项目整合,交由市场或社会力量承接。
  着力推动智慧社区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与融合,运用大数据推动社区治理,切实推动社区治理落实到“最后一米”,更多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围绕社区居民需求,提升居民参与度,以居民满意度为重要参数,最终形成城市副中心“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州区政协 电子邮件:zhxbwmk@bjtzh.gov.cn
技术支持:北京市通州区大数据中心 京ICP备 200152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2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