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及分析:
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党的十九大提出实现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的新要求。这其中,基层治理体系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细胞,是我国破解社会治理瓶颈难题,畅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依托。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也强调,“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一个高效、畅通的基层治理体系对社会运转、应急保障、维持社会稳定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支撑作用,要推动治理重心向基层下沉,最大程度的激发社会治理整体活力。
近年来,随着我区的发展建设,相关基层治理体系已有了一定的提升,网格化的基层治理格局有了初步成效。在2020年新冠疫情这场“大考”中,基层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小下,通过高效的分工合作共同将疫情影响极大降低。但从服务保障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标准来看,我们的基层治理体系依然存在着部门之间边界不清、权责不一、力量分散、多头管理、信息相不兼容,基层人才不充足,重复性工作导致人力、精力浪费等问题,各职能部门横向间交流和协同配合、纵向与群众沟通服务方面也还大多延续传统的方式,不够便捷通畅。
建议:
一、推动基层社会管理体系规范化
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完善副中心基层治理体系。一是明确各部门分工职责,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着力构建“权责一致”的新型基层治理体系;二是扩大网格化体系覆盖范围,将更多的、尤其是群众需求较多的基层部门真正进入网格,真正做到在网格平台上为群众解决难点问题。三是优化考评监督方式,在传统的量化指标考核问责模式基础上,探索多种考察方式,在减少基层重复性整理材料、写报告的同时,更好地反映基层工作实绩、群众满意度,为基层人员“减负”,释放工作力量。
二、建立健全基层治理人才激励机制
适当提升人才到基层工作的待遇,鼓励优秀的政府工作人员到基层下沉、指导,赋予基层单位一定的招人、用人自主权,为基层引入高素质、高水平、合适的专业人才。同时,对现有的基层工作人员开展有计划、持续性的培训,提升工作水平。
三、加强基层信息化建设
依托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化的基层治理工作平台。一方面统筹整合各部门数据信息,突破信息壁垒和数据孤岛的瓶颈,在政府部门间建立统一入口、统一管理的协同工作平台,优化政务信息资源配置,实现数据共享,提高部门沟通合作效率。另一方面依托公众号、小程序、app等,搭建一站式的便民信息化服务平台,对各部门能够网上预约、网上办理的业务进行整合,改变以前各部门业务公众号繁多,群众办事重复注册账号、上传材料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