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分析:
近代以来,为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伟大探索实践。历史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实现了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通州因其独特的战略地位和复杂的革命形势,中国共产党领导通州人民进行了长期斗争。不少重大事件在通州运河两岸发生,一些著名人物在通州大地留下活动足迹,无数革命英雄事迹流传下来,部分红色文化遗产留存至今,形成了具有运河文化内涵和通州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
一、通州红色文化内涵的分析
通州的革命形势十分复杂,以抗日战争时期为例,通州城区被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控制,而东部和南部农村地区与冀东抗日根据地接壤,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与日伪军的拉锯战地区。复杂的斗争形势决定了通州红色文化具有丰富性,通州红色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上级党组织及军队在通州的活动,包括抗日战争时期冀东区党委、京东特委(后改为冀热边特委)及其领导的游击队在通县的活动,中共北方局、华北特委、东北特委派出的地下党组织在县的活动。还包括解放战争时期,尤其是平津战役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平津战役指挥、和平解放北平的谈判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通县;二是通县地方党组织的活动,通县地方党组织自1927年成立以来,一直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艰苦的斗争,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配合上级战略部署,宣传革命思想、发动群众、筹集粮草、配合作战等工作;三是日伪及国民党军队内部的具有革命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感召下,起义反正的活动,如1937年7月28日,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内部爆发了通州起义,在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通州的红色文化,还可以在内涵上进行适当扩展。如通州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在潞河中学,这是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创办的私立学校,这必然要扩展到对当时的社会背景的考察,以及教会机构中具有爱国思想势力的研究,扩展到整个通州社会,在当时也有不少先进分子、仁人志士的探索和努力,他们在很多方面与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一致,有的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朋友,为党的事业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二、通州区在红色文化的梳理、保护和传承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北京市和通州区对通州红色文化越来越重视,对通州近现代历史进行了梳理,对一些红色文化遗产进行了修缮,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对通州红色文化的研究梳理不够系统深入。通州红色文化内涵丰富,目前文化文物、史志、档案、政协文史等部门,从自己分管领域对通州红色革命文化进行梳理,也形成了一些成果,但是没有规划性,也不够系统深入。
二是对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有差距。近几年,我区对平津战役指挥部旧址等革命文物进行了修缮,但是总体上保护力度还有欠缺。在北大街改造过程中,通州起义指挥部旧址(原通州卫衙署)等重要革命文物被拆除。还有一些革命文物没有列入到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保护状况令人堪忧。
三是对通州红色文化品牌的打造和推介还很薄弱。从现状看,通州红色文化品牌意识不强,通州红色文化在老百姓当中的知晓度不高,在全市、全国没有形成影响力,这与通州在革命战争中所处的地位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地位极不匹配。
建议:
一是加强对通州红色文化工程的领导。通州红色文化的研究梳理、保护、利用工作是一项政治影响大、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应列入区委的一项重要工作。建议区委有关领导牵头,组织、宣传、发改、财政、规划土地、文化、史志、档案、政协文史委、党校等部门及各乡镇街道组成工作专班,统筹协调通州红色文化工程,制定专项规划,征集项目,形成项目库,对此项工作进行指导、督查。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一批实实在在的成果。
二是加强对通州红色文化的研究梳理工作。对通州近现代历史进行系统研究,尤其是对通州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地位进行梳理,对各级党组织在通州的活动及重要人物、重要事件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利用和红色文化品牌推广奠定基础。
三是加强对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全区范围内的红色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列入到文化遗产名录,纳入文物保护计划中。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对全区红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修缮。
四是加强对通州红色文化品牌的打造和推介,使其成为城市副中心最靓丽的品牌。对平津战役指挥部旧址等修缮好的红色文物建筑开辟为专题红色文化陈列室,将其打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将通州红色文化列入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倡导青少年关注学习通州红色文化。鼓励文学艺术家创作以通州红色文化为题材的文学、电视、话剧、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题材的作品,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是通州红色文化与运河文化交相辉映,成为城市副中心最靓丽的文化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