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
朱良智委员的履职故事


朱良智
清控文创(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通州区政协委员、清控文创(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良智始终以“立足本职强产业、履职尽责献良策”为行动指南,既深耕产业一线为区域发展注入经济动能,又以政协委员身份为城市建设建言献策,用“双重角色”的担当与作为,成为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引智招商双发力
谈及推动副中心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朱良智首先提到“院士书屋”的落地。“高端智力资源是产业升级的核心支点,我们推动‘院士书屋’在通州揭牌,不只是建一个文化空间,更是要搭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桥梁。”他介绍,为让院士资源真正扎根,团队牵头组织了30余场“智慧之心”“数字化转型”等活动,成功引进6位院士,“我们还邀请院士走进企业,针对性解决技术难题,就是要让科研成果和本地产业精准对接,帮副中心突破技术瓶颈、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在招商引资领域,朱良智将目光锁定数字经济、文化科技等前沿赛道。“选企业不能只看规模,更要契合副中心产业定位。”他回忆,通过精准对接,已将北京凤凰数字科技、清科创新城市更新治理、火星科幻城文旅开发等20余家优质企业引入通州,“这些企业不仅能带来新的增长极,还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
扎根一线听民意
作为政协委员,朱良智的履职档案里,记录着5次专题调研、3次委员培训、2次常委会会议的经历。“履职不是‘纸上谈兵’,必须走到一线听真声音。”他说,每次调研都会深入企业车间、社区街巷,“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产学研机制不畅,这些问题都是在和企业家聊天中发现的;老旧小区改造难、公园利用不充分,也是居民反复提到的痛点。”

基于调研,他在科技创新领域提出“搭建跨部门创新资源对接平台”“设立企业创新专项补贴”的建议,“政策制定要贴近实际,我们把基层遇到的难题梳理清楚,才能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文化建设上,他主张推动文化与科技、大运河IP、科幻产业融合;民生领域,他提出的“老旧小区改造模式”和“公园活化利用”提案,更是源于对居民需求的精准把握。
系统协同谋发展
谈及对副中心建设的理解,朱良智有着深刻的思考:“副中心建设不是单一领域的‘单点突破’,而是产业、文化、民生、生态的‘系统升级’。当前,副中心正处于从‘建设’向‘提质’的关键阶段,既需要‘产业实践者’以项目落地增强经济‘硬实力’,也需要‘政策建言者’以精准建议提升城市‘软实力’,唯有二者协同发力,才能推动副中心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朱良智充满期待。他表示,将继续发挥“本职+履职”的双重优势。他坚信,在区政协的引领下,更多像他一样的建设者将汇聚力量,共同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